Skip to content

读《富爸爸穷爸爸》系列的收获, 现金流象限和 BI 三角

一、香港,35,996

近期我去了一趟香港,被一些小事震惊。出机场的公交车,是一个大爷在开车。机场引导也是大妈(对,他们已经不算大叔和阿姨级别了),那天我去麦当劳点餐不太会,有位头发都白了的爷爷指导我,我操作完成给他说谢谢,感觉他还挺热心的。后来注意到他和麦当劳店员一样,穿黄色的T恤制服,说明他竟然也是工作人员,观察了一下他主要是指导点餐和收盘子。。这里头发都白了还能工作。

但问题是,内地大环境看,35岁以后,很多面临裁员。哪怕你从事工作或者争取的工作职位很多也是内卷的环境,很晚下班,但其实收入并没有增加。说明主要问题是,现在环境,没有提供足够的岗位,也没有足够的立体岗位分层,可能在宽度和高度都在收缩。说明产业并没有成熟,大家都在低端岗位卷。更可怕的是,一些经济学家指出,这样卷其实最后可能都不是赢家通吃,可能是团灭。这个可能是个死亡螺旋。

从公司内部看,其实也会发生变化

从员工个人,我觉得更为叹息,在一些国家地区,中年其实是比较有经验和精力的群体,他们认为正值壮年,在这里可能很难有工作机会。在这里却对他们个人缺少发挥空间,对社会少了很多生产输入;年轻人很多人更难,早早的背上几十年房贷,又加入了内卷的环境,在一个高时间低价值的环境里摸爬滚打,相当于时间体力和财富都是透支的,加上一些信息封锁,哪怕天赋再高,其实也不能动弹;更难的是一些人毕业以后很难找到工作,也发展所学和职业能力有较大脱节,号召进入家政服务。

人也是处在环境里的,你看懂了几层圈,发现还有更多的圈,楚门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。以前我们流行说毛坯房里雕花,以前我觉得是指具体产品的技术投入,现在看其实也存在于公司级别和更大的环境。但问题在于,人很难去超脱和改变环境,我只能说在《富爸爸穷爸爸》看到了了一些见解和方向。

二、读《富爸爸穷爸爸》的一些收获

《富爸爸穷爸爸》系列,他的穷爸爸斯坦福毕业,高学历高智商,一直努力工作到了教育局厅长的职位,后来被裁员,尝试创业失败,最后走的时候没有钱还有一堆税,当真字字扎心,明明在工作层面已经非常优秀的人了,却如此结束。书里也提到他的富爸爸,没有看起来那么好的工作,生活自由轻松,有钱。他们有不同的生活哲学。

他这个接着讲,他认为的赚钱有几个象限

2-1

他认为要赚钱,得从 B 和 I 象限去做事,大概是说用资产去增值,而不是用时间去赚钱。这部分对我们来说其实比较陌生而且在认知和环境上有难度。

三、有哪些变化和行动

3.1 尽量不加入35和内卷的游戏,避免不合理的 E

大部分人工作上班,其实是很合理的机制。社会化分工,合理的结构总会拆分出具体的事情,很多人做具体的事情参与社会生产,这种方式其实简单稳定,只要强度和回馈合理,大部分人安居乐业,少部分去创业投资,其实没什么问题。

但如有年龄限制和内卷其实就变味了。一方面加大了找工作难度和投入,一方面没有安全和环境,也是饮鸩止渴。透支了时间和选择,延迟问题,未来可能会更加被动。

我经历过很多面试,后来感觉,我从面试里看到了彼此的得失。E 本身存在局限性,尤其在一些信息缺失、失真的环境下,要真的了解产品技术和客户,做正确的事情,正确的做事,其实很难实现。进一步,要通过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来拿到自己的价值,更难实现。

3.2 注意资产管理,学习 I

首先比较直接的是优化资产管理,说欧美家庭很多都配比股票债券。内地家庭基本就是房产加存款。学习一下资产投资和增值。 其次更高明的做法是创造资产,他提到和农业工业社会不一样,那个时候真的是生产需要大型的生产设备资产,所以很多没有设备资产的人,只能参加到有设备的人工作。然而如今信息社会,有些资产其实可以创造出来。也就是如果做一个什么能产生现金,那就算资产,这带来了很大想象力。

3.3 业务和机会,了解 B

他比较推崇 B,也就是公司形态去做事,在《富爸爸投资指南》里,BI三角形这讲得更为清晰。也就是具备企业和商业使命,具备现金管理,有各种职能团队的,有产品,售卖,日常,法务,各类规范和系统的,一整个框架的形态来参与生产活动。他说,S类或者合伙人这类,比E好一些,但是他一般能力单一,或者类似,无法扩大生产,无法购买和整合资产。还有 S 类一个大的不同在于,S 可能很看重的就是产品本身,B类却不那么看重产品,而是看重一整个系统,虽然产品是非常核心的一个点,但是整个系统的有效和坚固是更为重要的。他认为趋势是, S 可能越来越累,B 类可能越来越轻松,因为他系统好了,他可以很少参与,而是时间精力花在新的系统和整合资产上面。

3-1

他通过 BI 三角不断的创建来经营自己的业务,也通过 BI 三角来评估其他公司是否值得投资。